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伐中原时,魏帝曹叡曾采纳司马懿的建议,诏凉州刺史徐邈遣人入羌,馈以金帛,许以和亲,诱使一部分原本亲近大汉的羌人背汉附魏,率众袭击位在成都西北的汶山郡,围困郡治汶山县长达一月之久,在一定程度上牵扯了北伐大军的精力。
汶山太守韩祯率吏民死守,终于未使城池陷落,后来汉军北伐不利撤兵,羌人也连忙撤回自己的领地,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打痛快了就跑,天底下哪有这般好事!
制裁这群反复无常的羌人的任务,便交予了姜维。
北伐时,虽说姜维也曾星夜驰援被困街亭的马谡,可终归只是率领三百轻骑突击,甚至可以说完全是姜维与马盈两个人的战斗。
像此次这样独自率领军团作战,从某种意义上讲,的确算是姜维的初战。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诸葛亮专门为姜维挑选了一位重量级的帮手——关羽之子,袭爵汉寿亭侯,中监军关兴。
除此之外,此次出征的任务绝非简单的军事征服,而是要将渐趋偏向曹魏的人心重新笼络到大汉身上,这可不是单单依靠兵戈便能实现的。
因此出征前,姜维也对羌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性做了详尽的了解,做到有备无患。
话说羌汉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东汉时,便常常爆发羌乱,两族之间爱恨缠绵,恩仇不休。
不过千百年前,羌族原与华夏族一样,都是生活在华夏沃土之上的古老民族,两族之间甚至还有着说不清,道不明,斩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相传上古时代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大禹便是羌人,而这种说法早在战国时期便已成形。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修巳背剖而生禹于石纽”
,而这石纽山便是如今羌族的聚居地之一,山中有一穴名为“禹穴”
,旁边有一泉名为摩崖甘泉,相传大禹的母亲最初便居于此穴,并饮用甘泉的水,由此孕育了大禹。
另外,司马迁《史记》中记载道,“禹兴于西羌。”
西汉陆贾《新语》中也记载,“大禹出于西羌。”
西汉扬雄在《蜀王本纪》也说,“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弟名痢儿畔。”
关于大禹的身世,种种说法莫衷一是,可如此多的传说记述,又绝非空穴来风。
而且除大禹之外,另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大人物,辅佐周武王灭商,开启周代八百年江山的姜太公姜子牙,相传也是羌人。
实际上,姜维的姜姓,本身便与羌族有着脱不开的血缘关系。
换句话说,姜维的体内,极有可能流淌着部分羌族的血液。
古时候,姜就是羌,二者本是一体,同为东方大族的族称。
“姜”
与“羌”
字的上半部分都是“羊”
,只有下半部分略有不同。
相传该族的子女诞生下来,如果为儿便姓作羌,如果为女便姓作姜。
姜和羌同是牧羊人的儿女,而汉和羌也同样都是华夏儿女。
商代时,羌曾是西方最大的一个方国,土地广袤,人口众多,由于连年旱灾,部分羌人开始向周边迁徙。
战国初年,河湟地区的羌人推无弋爰剑为豪酋,人口日益繁茂。
武帝设河西四郡后,羌人逐渐摆脱了匈奴的役使,获得了充足的发展空间,逐渐兴盛起来。
宣帝时,羌人的一支曾攻金城,为天水赵氏的先人,将军赵充国所败。
一夜回到七四年,尽管爷爷呼吸困难,尽管小家四壁徒然,尽管敌人虎视眈眈,尽管家人四下分散,可苏慕青依旧志气满满。记忆在脑,手艺于胸,她就不信没办法改变全家的命运。却不妨,隔壁帅大叔早死的命运也跟着动了!看着怒气冲冲要她负责的某大叔,苏慕青眨眨眼睛,一脸无辜的摇头,讲真,是命运先动的手,你敢信?...
他是暗夜帝国的黑帝,亦是呼风唤雨的总裁。她是落魄的富家千金。当他遇到她,他们的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和她在一起,本以为是替代品,可谁能告诉他,为何看到她悲伤离去,自己却悲伤逆流成河。她遇到他,...
...
一个在山上学医学武的富二代,在得知父亲病重后,决定下山,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于是,一场都市狂澜开始卷起...
青衣当惯了霸主,六界诨号恶婆娘。不料到人间寻个亲,成了那脓包公主不说,还摊上一阴险至极的未婚夫。萧绝小兔子莫气,气出病了可无人替。青衣老鳖莫嚣张,迟早把你做成王八汤。等等,这个人间老白脸居然是她暗恋了上万年的北阴大帝?...
一个得知自己是张三丰后人的都市失意青年在张三丰的帮助下回到过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