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君主
前面,我们说到了和珅迅速崛起的原因有如下四点:第一是学识渊博;第二是出身满洲;第三是相貌堂堂;第四是聪明伶俐。
但是,只是凭借这些条件,和珅是不会赢得乾隆皇帝一世的重视的。
事实上,我们知道,在整个乾隆朝后期,自从和珅平步青云、迅速崛起以来,一直到乾隆皇帝病死的时候为止的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和珅本人是一直深受乾隆皇帝重用的。
和珅在朝二十多年间,重要的升官和封爵就达50次之多。
现在的问题在于: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年老的乾隆皇帝二十几年如一日般长久地重用年轻的和珅呢?是不是年轻的和珅有什么别的大臣不可替代的才能呢?
我们首先要简单了解一下年轻的和珅所处的时代。
和珅的一生,都处在大清王朝最为鼎盛的&ldo;康乾盛世&rdo;的后期。
这一时期,上距清军入关已经有一百余年,大清王朝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实施的一系列积极措施与励精图治,缓和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全国统一,疆域扩大,政权巩固。
与此同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十分注意发展生产,使广大人民有了一个较为安定、祥和的生产与生活的氛围,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亲政伊始,为了长治久安,国泰民安,使百姓休养生息,康熙皇帝就接连发布了一系列的&ldo;惠民&rdo;的诏谕,宣布停止&ldo;圈地&rdo;,实行&ldo;更名田&rdo;;奖励开荒;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永定河,并多次亲临工程现场视察,指导治河工作;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蠲免钱粮,改革地丁银的征收方法,宣布滋生人口永不加赋。
此外,特别是在康熙皇帝统治的前期,还大力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惩治贪污,表彰清廉。
这为大清王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基础。
雍正皇帝继位以后,实行了开豁&ldo;贱民&rdo;等措施,废除各种人身依附关系,从而缓和了尖锐的阶级矛盾,解放了部分生产力。
为了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繁荣,雍正皇帝还下令实行&ldo;摊丁入亩&rdo;的政策,这样就减轻了无地、少地而人口众多的贫苦农民的负担。
为了巩固边疆,笼络少数民族的上层人士,增加其&ldo;向心力&rdo;,雍正皇帝继续实行康熙皇帝所采取的重视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的政策。
与此同时,雍正皇帝还在西南地区实行&ldo;改土归流&rdo;政策,这对于消除分裂、割据,巩固边疆,从而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快民族融合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雍正皇帝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社会繁荣昌盛,面貌为之一新。
具体表现在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国库存银数量不断上升。
例如,康熙六十年(1721年),户部银库实际存银为3262余万两,可到了雍正七年(1729年),短短的七八年间,就迅速增加到存银6000余万两,史载当时&ldo;积贮可供二十余年之用&rdo;。
乾隆皇帝统治时期,采取了&ldo;宽&rdo;、&ldo;严&rdo;结合的持&ldo;中&rdo;政策,缓和了雍正皇帝统治时期社会各阶层间的紧张关系。
乾隆皇帝采取了&ldo;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汰僧尼&rdo;与八旗家奴&ldo;开户&rdo;等一系列措施。
为了发展生产,乾隆皇帝继续注意兴修水利工程,加紧治理黄河、淮河,兴建海塘,提高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
每当遇有灾荒之年,政府还借贷灾民口粮、种子、&ldo;耕牛价银&rdo;,只要借贷人按期归还,一般都不收取利息;或以工代赈,甚至蠲免不还。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这一系列积极措施,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至于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耕种面积不断扩大。
据《清朝文献通考田赋》所载,顺治十六年(1659年)中国耕地总数是549万顷,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增长到683万顷,乾隆十八年(1757年)增长到708万顷,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增长到741万顷。
与此相适应,粮食产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作物种类有了增加。
当然,中国的人口数也大幅度提升:先秦时期,中国人口数在2000万人上下徘徊;汉唐时期,中国人口数在6000万人以内;宋明时期,中国人口数在1亿以内。
顺治三年(1646年),清朝人口数是8800万,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达到14亿,乾隆三十一年超过(1766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超过3亿。
到和珅出生的乾隆十五年(1750年),我国的疆域,北自恰克图,南到南海诸岛,西包葱岭巴尔喀什湖,东至黑龙江库页岛与太平洋西岸。
当时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亚洲最大的繁荣昌盛的大国。
当时中国空前统一,社会相对和平安定,封建经济繁荣发展。
和珅一生几乎都生活在这一时期,他从降生,以至童年、少年到青年、壮年,都是在这一时期度过的。
这种条件与氛围对他展示才华、实现抱负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也为他凭借着手中的权力,蠹国肥私,大肆贪污提供了可能。
了解到了上述这些内容,我们便可以比较清楚地知道,和珅之所以能够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受宠,原因是多方面的:别的大臣不可替代的才能,和珅有一些;更为重要的是,和珅在与乾隆皇帝相处时候的态度‐‐侍君如父。
也就是说,和珅在与乾隆皇帝相处的时候,除了做到了一般大臣都能做到的诸如掌握乾隆皇帝的喜怒哀乐和个人好恶、利用各种时机在乾隆皇帝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等之外,还做到了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对待皇帝。
具体说来,和珅的侍君如父,包含如下六个方面经验: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太祖之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大赦天下。文帝削藩,对较弱的藩王采取各种打压。而在文帝压迫之时,燕王朱棣聚将反抗,靖难之役就此打响。朝廷惊变,同时武林也风起云涌,神秘势力涌现江湖,各大门派莫名遭到袭击张昱凌霄二人志同道合,得知武林将有一场,腥风血雨后为了阻止这场武林劫难,经历了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惊天灭世的殊死较量意惹情牵的侠骨柔情...
忍不住将手伸进黑丝女神的短裙后,美女总裁们纷纷钻入我的被窝 屌丝终有逆袭日,木耳再无还粉时!...
王朝末年,流寇平定,天下中兴。然皇帝对功臣忌心渐起,又耽于游乐,大兴土木,种下祸国之根。数年后,边关驻军哗变。云州之战,禁军镇压失败,叛军首领易君瑾正式裂土,与朝廷对抗。帝都中,禁军首领冯聿林策划政变,宫廷喋血,挟太子逐鹿天下。大厦将倾,帝国飘摇,乱世枭雄争霸,究竟谁能一统江山?...
你是不是瞧不起我?还是你根本不行?目光落在牛郎的身下,她嘲讽道。牛郎被刺激到了,行不行试一下不就知道了。男友背着她跟妹妹在床上鬼混,一气之下砸破了男友的脑袋,直接分手。伤心欲绝的她跑去酒吧买醉,勾搭上一个极其冷酷又帅气的牛郎先生,花了三千块买了他一夜。后来才知他是公司的总裁,同时还是前男友的叔叔。他逼近她,眼里闪着阴森的暗芒,怎么,不认识我了?她缩在角落,你怎么会在这里?你跟踪我?他捏起她的下巴,三千块就想买我,你也太瞧得起我了。...
穿越之后干点啥呢?建功立业,称王称霸?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呵呵呵对于作为人类代表的朱利安来说,这是必须的,但也是最起码的。他真正要做的,是凭着他的英明神武,集合全人类的智慧,为他自己,也是为全人类,在残酷的宇宙中杀出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