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收到母妃的又一封信后,他暴躁得连摔了三个杯子。
母妃到底在想什么?竟让他娶胡家的女儿!
胡家现下大抵是什么地位,他清楚得很。
皇兄牟足了劲儿要当个明君,亲政之后势必不会由着胡家这样嚣张。
他这会儿娶胡家的女儿做王妃,不是成心给皇兄添堵吗?
自古以来,成心给皇帝添堵的人,有几个有好下场?
他因此对母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写了封长信痛陈利弊,劝母妃说这事儿不成。
但今天,母妃的回信送到了,母妃在心里说,她正是因为清楚胡家今时今日的地位,才要他这样做的。
她说只有胡家能帮她出冷宫。
还说,以胡骁的功勋,来日势必不肯轻易被皇帝踢出朝堂。
两方争执一起,朝中必要各选阵营。
到时于胡骁而言,若手边刚好有个人能取皇帝而代之,他一定会用的。
——取皇帝而代之?谁?他吗?
沈玄宗想都不敢想。
他觉得自己就不是个当皇帝的料,起码不如皇兄更适合当皇帝。
再说,这样借胡家的力坐上皇位有什么用?他若没有魄力除掉胡家,来日不就是个傀儡么?
他于是一点也没有被母妃那些慷慨沉思挑唆得头脑发热,横想竖想都觉得母妃的这些打算太想当然了。
唯一让他有些举棋不定的,是他也确实很想让母妃从冷宫里出来。
他不需要太后和母妃“握手言和”
,这种期待太幼稚了。
他只盼着太后能让母妃出来就好,他想把母妃接到府里来,让她好好过日子。
而这件事,也确是他凭一己之力办不到的。
他摸不清太后和皇兄对母妃到底有多恨,贸然提起自己知道母妃身在何处并不理智,他不能拿母妃的命去赌皇兄的仁慈。
那最好的法子,便是能借旁人的力直接逼得太后不得不放人,才算万无一失。
能借谁的力?除了胡家,他的确想不到别人。
胡家的门是母妃替他敲开的。
他一个清闲王爷,在朝中也没什么交际,除却胡家似乎完全无人可用。
沈玄宁心烦意乱地在房中踱了不知多久的步子,临近天明时,终于坐到了案前,又提笔写了一封长信。
八月,中秋日渐临近,京中一雨成秋,宫中桂花渐次盛开。
太后在此时下了旨,以一道赏桂为由,把几家的待选秀女都召进了慈宁宫,弄得胡氏心中五味杂陈。
好几个月了,太后还是召了旁人进来,这说明太后和皇帝对她是不满意的。
至少是不够满意,至少是想再看看有没有比她更合适的皇后人选。
是以在众人说笑之时,胡氏总显得有些兴致缺缺。
尤其在太后拉着丞相的女儿说话时,她愈发觉得如临大敌。
不过,皇帝的兴致也不高。
上辈子她心盲眼瞎,错把仇人当恩人,最终不仅害死了那个深爱自己的男人与还未出世的孩子,还落得惨死下场。重活一次,顾西誓要手撕渣女,脚踹渣男,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再虐的他们生不如死!而自己上辈子负了的那个男人,这辈子,她倾尽所有,也要回报!至于原来厌恶他小妻子为何变了成了这娇羞的模样,刑北岩表示不重要,在他心里,只有一个字,宠!...
衣冠未必禽兽!是男人,就要活出个人模狗样,混他个风生水起!一个身份如迷的爷们儿,要用一腔骚情和两只铁拳,打下一片暧昧江山...
他回到了清朝末年,以一己之力扭转历史的乾坤,写下一段远东狂人的传奇...
...
那一年,风云际会,大局待定。那一年,商界精英,涅槃重生。拥有年轻躯体,成熟思维的林熹,重回盛世,注定将有一番大的作为官场,合纵连横强势上位商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情场,桃运连连风流无边。书友群214926829完本作品官之图近400万字,人品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