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驿站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章 热线(第1页)

一秒记住【m.xiaoyanwenxue.cc】精彩无弹窗免费!

题记:李学锋变成李锋芒,《河右晚报》正式创刊,他成为热线部记者,火灾现场敢往里闯,抓贼过程敢伸手。

————————————————

在河右晚报社创刊开始的最初三年,孙继全基本不多过问,他明白自己插手多了田禾跟李甫会缩手缩脚,不利于晚报社发展。

也就是说三年里他就批评过一个晚报记者,还是创刊前一天,而这个记者居然是自己亲生儿子——相认后他跟李学锋说,当时我就是知道你跟我的关系,也会批评你,可以有锋芒,不要太毕露。

出了会议室,李学锋觉着有些委屈,但并没有影响心情,当时站出来喊“我是记者”

时,他已经权衡过了,这肯定是不对的。

只是“大领导”

这么严厉批评他没想到,在大学课堂上觉着挺和蔼啊。

终于,《河右晚报》1998年10月8日正式创刊,创刊词是田禾亲自书写的《为大众服务》,阐述了这张报纸的性质,最后一句就是“本报将尽心竭力为大众服务”

而这个田禾说是受了李锋芒影响,一个记者要为民请命,一张报纸更是要有这份担当。

李学锋本来第一篇报道用的是名字是锋芒,田禾给改成李锋芒,说锋芒这名字太像写评论的。

自此,本报讯(本报记者李锋芒)这样的报道几乎天天在晚报能看到,李学锋这个名字慢慢就没人叫了,他自己也习惯了,采访时就直接说:您好,我是河右晚报记者李锋芒。

《河右晚报》创刊号对开十六版,李锋芒写的“我省医疗管理工作将有大动作”

成了实质性的头条,当天晚报社所有员工上街、进社区,免费给市民赠阅三千份报纸,而大家喊的口号基本雷同:

“我省医疗管理工作将有大动作——《河右晚报》创刊,欢迎订阅!”

接下来三个月,整个报社仍旧把发行当做重中之重,但订阅太慢且战线太长,只能暂时主打零售报摊,这就要求每一期的头条必须醒目轰动。

为此河右晚报社在经营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每个头条额外奖励采写记者一百元现金。

在报业史上,“晚报”

就是指傍晚前出版的综合性城市报纸,就时间论早晨出版的同类报纸该叫“晨报”

,也有想兼顾晚报晨报特点的叫“时报”

这个特点李甫在上岗培训的时候很形象给李锋芒他们讲过四点:

第一、晚报要像灶上热锅,家常菜才是最好的菜。

除了像日报一样报道当天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更多将精力集中到老百姓身边,要帮助老百姓发表意见、要求。

第二、晚报要像沿江垂柳,轻柔之际给人阴凉。

要更多关注社会和文体新闻,要提供有关日常生活的各种知识,做读者衣食住行的参谋。

第三、晚报要像床前台灯,就照亮要读的那页书。

新闻要注意生动活泼,短小精悍,有人情味和可读性,要努力培养老读者,引发共同兴趣。

第四、晚报要像春风化雨,到哪就带出一片绿洲。

这是强调专刊、副刊。

李甫当时讲完这几句,叹口气说这都是纸上谈兵,但大家得记着,努力朝这个方向努力。

以他最早的雄心大志,那就是办一份河右省真正意义的晚报,打破新闻常规,破旧立新,一举成名。

因为这份报纸起步后最大的竞争对手在省城就是龙脊晚报,在地市则是地市日报的下午刊(也是早晨出),如果办成真正的“晚上报”

,就能坐到避重就轻,那么肯定会震动整个河右省新闻界。

在这点上,田禾举双手赞成,“大领导”

孙继全也想这样,但起步资金的捉襟见肘只能让英雄气短。

李甫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把真正晚报的办报理念灌输到自己的记者编辑,体现在《河右晚报》版面上,尤其是“晚报信息早”

,在时效是新闻第一落点的时代,这是多么可贵。

热门小说推荐
至尊医圣在都市

至尊医圣在都市

作者江城之景的经典小说至尊医圣在都市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他本是一名普通的医患家属,一次车祸,竟然让他意外得到了医仙的传承,让他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医学奇迹。...

开局就和未婚妻退婚

开局就和未婚妻退婚

彩礼多要二十万,只因为小舅子结婚要彩礼?没钱别想结婚!开局就退婚的陈飞,意外获得一笔遗产本站为书迷更新开局就和未婚妻退婚最新章节,查看我是女土匪所撰科幻小说开局就和未婚妻退婚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天医传人叶天苏清雅

天医传人叶天苏清雅

岳母滚,现在就给我滚,你配不上我苏家。叶天是一名上门女婿,从小卑微被人冷眼。直到有一天,他获得神秘传承。岳母以前都是我的错,求求你留下吧...

落墨繁华

落墨繁华

如果爱我太为难你了,那就放过我吧。墨挽歌最后悔的便是爱上的那人贵为太子。只是天地之大,为何单单是我?...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